分析近期经济里的三个现象:谁在恐惧,谁又满怀希望?
2020-11-19 17:20:0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(本文首发于《紫金商业评论》,转载请注明来源)

对2020年来说,今年永恒的主题是疫情,以及疫情下受到影响的人们。线上工作、线上听课、失业、转型、居家,如同蝴蝶效应一样,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。

然而正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那本书名——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: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》,我们虽然被疫情改变了很多,但仍然需要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,寻找那些带来改变的萌动、细节、料峭以及希望。

因为希望,是我们仍然热爱生活的勇气来源,也是我们内心成长的不竭动力。从那些潜移默化的改变来看,今年或许不是那么差,又或许明年的预期也不是那么不堪。

第一个现象:卡车销量持续火热

我们知道,在传统的经济学之外,有一些指标会更被关注,被冠以某某经济学的名头。比如说,看一定时期的发电量;看一定时期的水泥消耗量和钢铁消耗量;看一定时期的挖掘机销售量,从而预测开工数量等等。

那么今年最引人瞩目的单项指标是什么呢?就是在乘用车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,卡车市场持续火热。今年4月以来,重型卡车销售量大幅增长,前三季度的销量已经突破120万辆,比去年全年的销量总和还多。尤其是4-10月的卡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达到50%以上。

一位卡车经销商表示,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订单可能几十台,但在旺季时,一个月订单最高的时候能突破200台,实现100%以上的增长。而市场情况也有了验证,之前一般都是车等人,有库存;现在完全反过来了,即使客户订了车,也需要等40多天才能提车。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今年9月,重型卡车销量15.1万辆,同比增长80.2%。从二季度开始,重型卡车销量一路走高,二季度每月同比增长率在60%以上,三季度更是保持在80%左右,全年销售有望超过150万辆。

为什么重型卡车的销售如此火爆?

总结分析如下:第一方面原因,在新冠肺炎疫情被控制后,中国经济率先复苏,第三季度GDP达到26.6万亿,同比增长4.9%。GDP逐步恢复,货运量增速回升,9月份公路货运量32.53亿吨,同比增长5.5%。

第二方面,各地工程陆续开工,促进了工程重卡的需求。工程项目的大量开工跟地方的投资建设拉动经济增长,对工程类的重卡有一定的推动作用。

第三,电商物流化带来对长途物流需求的增长。中重卡对整个物流的提升效率有重大的推动作用,因此中重卡在物流方面的提升,带来了车辆质量要求的提升,新车的更新速度加快。

第四,各地治理超载超限和国三车淘汰,从更新率的角度推动卡车需求。此外,今年各地治理超限超载的实施力度、执行力度都比较大,也给用户带来购买合规重型车辆的驱动力。

第五,新的卡车产品,在智能化、电动化方面有了很大进步,这促使一部分司机考虑提前更新换代。熟悉卡车行业的都知道,卡车司机不少都有腰间盘突出、胃下垂等慢性病,如果条件允许,他们还是愿意改善一下工作环境和舒适度。

第二个现象:煤炭价格持续上涨

今年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,特别是今年下半年,涨涨涨成为煤炭产区的普遍行情。

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26日的数据,山西5500大卡优质混煤价格每吨608.6元,较上期上涨3.1元/吨。期货方面,11月5日,郑商所动力煤11月份合约价格报每吨625元,较8月份初涨幅接近每吨80元。

煤炭价格越上涨,卡车司机装货的时间越长。比如全国煤矿主产区之一的榆林,最近出现了大批卡车排队取煤的现象,有的卡车司机甚至排了10个小时还没有排到。现在在榆林,可以经常看到排成长龙的半挂货车。

那么煤炭价格为什么大幅上涨呢?

首先,鄂尔多斯、陕西等原煤主产区部分煤矿停产导致的产量下滑,影响了煤炭出货量。煤炭价格持续上扬,主要还是因为冬储需求的旺盛和原煤产量之间的矛盾。

第二,也在于煤炭进口呈现偏紧态势,今年8月份开始动力煤进口量出现大幅回落。10月30日有外媒报道,国企收到口头通告,规定终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,原本仅仅一个口头上通告,也是外国媒体曝出,信息真实性有疑问。但是后面经过一系列发酵,官方也正式告知了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信息。

第三,进入采暖季,对煤炭的需求增加,企业发电量也增加了。比如说动力煤,主要是发电厂用,虽然进入冬季,但开工的多了,对电力的需求增加了(这还需要后期再看月度的发电量加以印证。《紫金商业评论》注)。
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、发布的2020年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(CBMI)为103.3%,较上月上升1.0个百分点。各分项指数中,供应指数止跌反弹、销售指数继续上升,库存指数仍在下跌。

从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,本月指数止跌反弹,且供需双侧联动。供应端增幅快,最终也会传导到消费端。

9月、10月是传统消费旺季,终端行业汽车、房地产、家电市场表现依然不错。从各主要商品的情况来看,本月各商品销售量较上月均有增加,除乘用车销售增速略有减缓外,其余商品销售增速均呈现加快态势。

到了11月份,经济复苏进一步加快了,比如双十一,阿里和京东的总的交易额,就突破了7000亿,这还不包括其他电商。

第三个现象:RCEP协定瓜熟蒂落

准确的说,这不是现象,而是一个事实。

11月15日,东盟十国以及中、日、韩、澳、新等15个国家,在东盟峰会上,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,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,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,也为推动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
更为关注的是,这个协定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。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%,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的“10+1”自贸协定。

对于中国来讲,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是,RCEP新增了中日、日韩之间的自贸关系,使区域内自由贸易程度显著提升。根据国际智库测算,2025年,RCEP可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增长比基线多10.4%。

这么多国家,又以发展中国家为主,生产出来的东西谁消费?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恐怕是当仁不让。作为RECP区域内发展的领头羊,协议的签订虽然在部分领域会让中国付出一定的代价,但整体看将更有利于为中国未来的持续发展,也可以为中日韩自贸区发展奠定基础。

而人民币国际化,恰恰是一个契机。随着RCEP的深化,会有更多的东盟国家和地区选择以人民币进行计价交易,人民币作为投资和储备货币的功能也会日益凸显。

三个现象,希望在哪里?

16日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,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比二、三季度进一步加快。

从需求方面来看,10月当月,基础设施投资、房地产投资、制造业投资都在回升。从投资先行指标看,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加快,增长14.9%。从资金保障情况看,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-10月份同比增长6%,预示投资回升态势有望持续。

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,消费前景也在增强。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0.6%,这有利于消费能力消除疫情影响,逐步提高。

从生产端来看,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9%,比上年同期加快2.2个百分点,说明需求对生产带动增强。在国内需求带动下,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都出现明显改善。从企业预期来看,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已连续8个月稳定在50%以上,且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年内新高。

从减税方面来看,中国全年减税降费有望超过2.5万亿元,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能也会达到1.5万亿元以上。根据这些因素初步判断,四季度增长可能比二季度、三季度还会进一步加快。

再说一说比较重要的消费方面,为什么说消费呢,因为消费属于第三产业,也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直接相关。

从过去20年的数据看,除少部分时段之外,绝大部分时段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均高于名义GDP增速。2017-2018年领先幅度收敛;2019年前三季度则差值再度有所走高。

从占GDP的比重来看,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%,一般认为这是中国进入“后工业化时代”的标志数据之一。2016-2018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至52%左右,2019年前三季度为54%。

其实在主要发达经济体,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在70%以上,估计未来10-15年中国经济中第三产业比重将进一步走高。

这说明什么呢?说明第三产业还有巨大的空间,如果年轻人要创业,这个大的领域是值得关注的。同时,竞争越充分,工业制成品价格越趋向于向下调整,客观上拉升了居民生活的水平。

为什么今天要梳理这么一篇稿件呢?因为最近身边很多人都感觉今年比较难,中年人失业不少,社畜们虽然工作,但996不在少数。总体上,偏悲观。

特别是美团的王兴同学,在2019年的时候曾说:总是说今年困难,但未来10年回头来看,今年是最好的一年。这句话吓坏了不少人。

全篇文章引用的数据,都是国家发布的、公开的数据,大家如果认真分析,就会在严峻的形势中发现亮光,从复杂中看到希望,从谷底中蓄积力量并奋起。

最后,祝紫金的用户们,从心出发,用爱发电,信息满满,勇敢面对未来!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