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,转载请注明来源)
在资本市场沉默一段时间后,SHEIN再次传出新动作。
日前,多个信息源显示,全球快时尚品牌SHEIN被传已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(FCA)的批准,准备在伦敦IPO上市。
从2022年开始,SHEIN就传出将在美国上市,但最终因种种原因搁浅,后又“改道”伦敦寻求上市。眼下冲击IPO在即,SHEIN仍有燃眉之急待解。
除了需要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外,SHEIN还面临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波动,以及国际贸易关系复杂性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美东时间4月8日下午,特朗普签署最新行政令,将SHEIN和Temu使用的中国最低限度包裹的关税提高至90%。这一措施,直接砸向了这些靠“极致性价比”杀疯美国市场的中国电商巨头,在这场动荡中,作为中国跨境电商出海的样本SHEIN,也难以独善其身。
关税“大锤”下,SHEIN首当其冲
在国内,SHEIN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,但在海外,SHEIN早已成功突围。
SHEIN主要聚焦于跨境快时尚女装领域,靠着比淘宝更便宜的价格、比Zara更快的上新速度,在全球快时尚领域快速崛起。
探索SHEIN的发展轨迹,早期,SHEIN凭借珠三角的供应链和美国“小额包裹0关税”政策,以“小单快反”模式和极致低价占领欧美市场。
“小单快反”模式简单来说,即通过极小批量测试新款服装的市场反应,一旦销售势头良好,立即追加订单扩大生产;反之则停止生产,有效降低库存积压风险。这种模式使SHEIN能够每天上新数千款服装,同时保持极低的库存成本和产品价格。
然而,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反复,开始让SHEIN的商业模式与价值备受冲击。
依据特朗普于4月8日最新签署的行政命令,针对中国电商平台SHEIN和Temu上价值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关税大幅提高两倍,从之前的30%提升至90%,或者每件包裹需缴纳75美元关税;到6月1日之后,每件包裹的关税更是提高到150美元。
这一系列关税政策的调整,无疑给企业的贸易往来带来不确定性。而对于中国电商平台SHEIN来说,情况更为棘手。
美国关税政策的改变直接冲击了SHEIN核心女装业务,不仅拖累原有“小单快返”的经营效率,还导致SHEIN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,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。为了维持经营,SHEIN可能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,但这又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。
据《The Information》报道,早在2024年上半年,SHEIN发展增速就已显露疲态,收入增速从去年同期急剧下滑至23%,利润减少超70%,利润率降至2%。如今,美国关税新政的冲击,无疑会令SHEIN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。
“辟谣”越南建厂,IPO 前景不定
今年2月,SHEIN被传出在越南设立新的生产线,并提供包括将采购价格提高30%等激励措施。当时,SHEIN官方否认了相关传言,表示没有考虑在越南增加生产能力的计划。
4月9日,广州市商务局针对近期“SHEIN供应链转移”的传闻作出回应称,作为一家从广州成长起来的全球化企业,希音(SHEIN)持续在广州为核心的国内供应链加码布局和投资。2025年一季度,SHEIN在广州的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,驳斥了供应链转移的谣言。
事实上,SHEIN不在越南设立产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涉及成本、供应链、市场等多个方面。
一方面,对于企业而言,越南等地的制造业水平与中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,难以支撑SHEIN高效的“小单快返”模式。越南当地工人技能成熟度以及加班意愿等不可控因素,会影响生产效率,增加人力管理成本。另一方面,产业链转移所带来的建厂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也将削弱SHEIN的价格优势。
尽管官方否认推动供应商在越南建厂,但从理性角度分析,在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下,SHEIN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转移市场,减少对美国站点的依赖性问题,还需要更加多元的供应链策略,比如可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考察评估,筛选合适生产基地,逐步建立多点支撑的供应链体系,从而在全球贸易变化中更灵活地应对挑战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对SHEIN业务的冲击与伤害,已经快速传递到资本层面。不仅SHEIN筹划中IPO的估值缩水,其上市时间点也可能被迫延期。
有机构表示,英国金融监管机构 FCA 审核批准时间较长,目前SHEIN上市申请并没有获得监管当局批准,目前仍处于审核阶段。在复杂的市场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推进IPO,SHEIN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,SHEIN的经历只是众多跨境企业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。对于SHEIN而言,如何在关税重锤下,平衡好全球供应链布局、成本控制、产品价格以及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,将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,并在未来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